年报]兴发集团(600141):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服务成果

年报]兴发集团(600141):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2025-04-02 服务成果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方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情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含税)。以截至2025年3月29日公司总股本1,103,255,126股计算,预计分配现金红利1,103,255,126元(含税),占当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率为68.89%,在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前公司总股本若发生变动,拟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额。该预案经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后,尚需提交公司股东会审议批准后实施。

  公司作为国内磷化工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始终专注于精细磷化工发展主线,积极探索磷、硅、硫、盐、氟融合发展,逐渐完备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条,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资源能源为基础、精细化工为主导、关联产业相配套”的产业格局,当前正加快向科技型绿色化工新材料企业转型升级。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产品包括磷矿石、特种化学品、农药产品、有机硅系列新产品、肥料等,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食品、农业、集成电路、汽车、建筑、化学等领域。

  公司坚持精益运营、质量为本原则,建立规模化生产基地,配备一流的生产设备设施和检验检验测试仪器,强化生产现场精细化管理,持续提升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和适用性水平;坚持效益导向,落实产供销一体化管控,统筹各项生产要素配置,不断的提高生产经营效益;大力开展质量提升工程,为市场提供卓越产品和服务,不断的提高客户满意程度、市场美誉度和品牌影响力。

  公司生产所需采购的主要原材料包括磷矿石、煤炭、金属硅、纯碱、硫磺、甲醇等。公司持续优化供应链管理体系,积累了一批优质供应商,同时也加强计划、采购、制造、物流等全链条管理,着力提升供应商、制造商、仓储、物流、渠道商之间的协同水平;在业务操作方面,公司采购部门对原材料市场持续保持关注,并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动态优化采购方式,确保采购价格公平透明,科学合理。

  公司磷矿石、特种化学品、有机硅系列新产品主要向下游厂家直接销售。农药、磷肥则采取了直销和经销两种销售模式:农药原药主要向大型跨国制剂生产企业直接销售,磷酸一铵主要向国内复合肥生产企业直接销售;农药制剂及磷酸二铵主要向下游拥有成熟渠道的经销商销售。

  依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全球探明磷矿石基础储量约 670亿吨,其中 80%以上集中在摩洛哥及其它北非地区。我国磷矿资源排名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已探明经济储量约32.4亿吨,但平均品位相比来说较低。国内磷矿资源大多分布在在湖北、云南、贵州、四川等省份,磷矿开采及深加工企业主要围绕磷矿资源聚集地分布。

  公司在国内磷矿石行业具备一定市场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一是磷矿资源储量及产能居行业前列。截至目前,企业具有采矿权的磷矿资源储量约3.95亿吨,公司还持有荆州荆化(拥有磷矿探明储量 2.89亿吨,目前处于探转采阶段)70%股权,持有桥沟矿业(拥有磷矿探明储量 1.88亿吨,目前处于探转采阶段)50%股权,通过控股子公司湖北吉星持有宜安实业(拥有磷矿探明储量3.15亿吨,已取得采矿许可证,目前处于采矿工程建设阶段)26%股权,与万华化学合资成立的兴华矿业(公司持股45%)已竞得远安县杨柳东矿区磷矿探矿权(该矿区推断资源量约1.56亿吨),公司磷矿石设计产能为585万吨/年。二是磷矿开采技术业内先进。公司与中蓝连海设计院、武汉工程大学等科研院所联合开发的厚大缓倾斜磷矿体开采关键技术,成功破解了复杂地质条件下厚大缓倾斜磷矿体开采难题,有效提升了回采率;开发出两步骤回采嗣后充填采矿技术和锚杆锚网锚索联合控顶技术,消除了矿山采空区的安全风险隐患;拥有重介质选矿、色选、光电选矿和浮选等磷矿综合利用装置,能够有效提升中低品位磷矿的经济效益。三是绿色矿山建设全国领先,截至目前企业具有6个磷矿采矿权,其中5座国家级绿色矿山,1座省级绿色矿山。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国内磷矿石总产量约为11,353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7.56%;今年以来,磷矿石价格相对来说比较稳定,28%品位磷矿石船板价格维持在960元/吨左右。

  特种化学品属于高端精细化工产品,通常指技术上的含金量高、产量小的化学品类,包含了特种聚合物、电子化学品、表面活性剂、香精香料、特种涂料、各类添加剂等主要类型。从细分的特种化学品市场看,特种聚合物、电子化学品、工业清洁品、表面活性剂、香精香料、建筑化学品这六细致划分领域大约占据了全球 45%的消费份额,剩下主要的细分领域包括水溶性聚合物、石油化学工业催化剂、特种涂料、各类添加剂(包括食品、塑料、饲料、润滑油等各类添加剂),以及各类化学品(如造纸化学品、油田化学品、纺织化学品、水处理化学品)以及助剂等。

  中国是特种化学品的最大消费国,占全球市场大约三成,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美元,第二至第四大消费市场分别为北美(包含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西欧、日本。相对于大宗化学品而言,特种化学品行业受周期性影响比较小,盈利性稳定且保持在相比来说较高水平。预计未来几年特种化学品市场需求仍将稳定成长。

  公司特种化学品最重要的包含电子化学品、食品添加剂以及用于油田、水处理、医药等领域的多种精细化学品和助剂。

  电子化学品是全球第二大特种化学品,是在电子元件和产品制造、硅晶片和集成电路(IC)、IC封装以及印刷电路板(PCB)的生产和组装的加工步骤中普遍的使用的高度复杂的特种化学品。

  全球电子化学品先进的技术主要由欧美、日本、韩国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地区掌握。随着我们国家全面实施“卡脖子”关键技术自主攻关,半导体芯片、显示面板等产业国内发展迅速,基于供应链安全考虑,国内集成电路及显示面板企业也积极导入国产电子化学品供应商,为国内电子化学品公司能够带来了良好发展契机。

  公司控股子公司兴福电子经过10多年发展,目前已建成6万吨/年电子级磷酸、10万吨/年电子级硫酸、3万吨/年电子级双氧水、5.4万吨/年功能湿电子化学品以及2万吨/年电子级氨水联产1万吨/年电子级氨气产能,产能规模居行业前列,产品质量总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产品已实现中芯国际、华虹集团、SK海力士、长江存储等多家国内外知名半导体客户的批量供应。

  目前兴福电子正在推进4万吨/年超高纯电子化学品项目、电子级双氧水扩建等项目,建成后将逐渐增强公司微电子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动能。

  2024年,电子级磷酸、电子级硫酸、功能湿电子化学品等产品受市场之间的竞争等影响价格均会降低,但公司通过产能释放、成本控制等措施,促使产品整体毛利率与上年基本持平。

  公司食品添加剂最重要的包含食品级磷酸和磷酸盐,其中食品级磷酸盐产能超过15万吨/年,是国内食品级磷酸盐门类最全、品种最多的企业之一。公司在精细磷酸盐领域积累了较强的技术能力,多项技术荣获中国石化联合会、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并参与了食品级三聚磷酸钠、焦磷酸二氢二钠等多项国家标准的制订工作。

  2024年,食品级磷酸盐价格整体波动幅度不大,以食品级三聚磷酸钠为例,1-5月在1-1.02万元/吨附近小幅波动,6-7月,因黄磷等原材料价格下降,产品价格下降至0.95万元/吨,8-11月,黄磷价格振荡上行,带动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并稳定在1.02万元/吨,12月受原材料价格下降影响,产品价格下降至0.98万元/吨。

  公司农药产品最重要的包含草甘膦原药与制剂、百草枯原药与制剂、2,4-滴、烟嘧磺隆、咪草烟原药等,其中草甘膦系列占农药收入的95.21%。草甘膦是全球使用量最大的除草剂品种,约占全球除草剂市场30%份额。2024年全球草甘膦原药产能约为118.3万吨,生产企业总计在10家左右,其中拜耳拥有产能约37万吨/年,剩余产能大多分布在在中国。草甘膦合成工艺最重要的包含甘氨酸法和亚氨基二乙酸法,国内企业多采用甘氨酸法工艺。随着转基因作物种植培养面积增加以及百草枯等除草剂逐渐退出市场,草甘膦市场需求仍有增长空间。

  公司现有23万吨/年草甘膦原药产能,产能规模居国内第一,配套制剂产能10.1万吨/年。

  通过多年发展,公司掌握了先进的草甘膦生产的基本工艺和环保治理技术,总实力居国内领先水平。

  公司全资子公司泰盛公司独家制定的草甘膦原药国际标准FAO Specification 284/TC成功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国际标准评审并正式对外发布,为中国首家。

  2024年1-2月受部分工厂陆续复产出货,市场供应充足,叠加下游需求疲软,观望情绪浓厚影响,2月底草甘膦价格跌至2.55万元/吨。3-4月,受国内外需求量开始上涨影响,叠加上游原材料黄磷、甲醇、甘氨酸等价格持续上涨,成本端支撑有力,4月底草甘膦价格涨至2.6万元/吨。5-6月,受海运运力紧张、航运费用高位等影响,下游海外客户采购积极性受限,草甘膦价格下行至 2.5万元/吨。7-8月,需求端表现疲软,内外贸市场成交不佳,草甘膦价格出现小幅下跌至2.45万元/吨。

  9月,受国内同行企业发布调价函且相继落地影响,下游询单回暖,至 9月底草甘膦价格持续上涨至2.6万元/吨。10-12月,受美联储降息等因素影响,下游采购积极性受挫,需求端延续疲态,至12月底草甘膦价格下降至2.35万元/吨。

  近年来,随着国内建筑、汽车、电力、医疗、新能源、通信电子等行业对有机硅材料的旺盛需求,我国有机硅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高性能化工新材料领域中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国内外均采用直接法工艺,通过硅粉、氯甲烷合成,然后经过水解、裂解等工序得到环状聚硅氧烷DMC或D3、D4等中间体。中间体通过聚合,并添加无机填料或改性助剂得到终端产品,包括硅橡胶、硅油、硅烷偶联剂和硅树脂四个大类。截至2024年底,全球有机硅单体产能约896万吨,同比增长15.46%,我国有机硅单体产能约682万吨,同比增长19.86%。随着全球经济持续发展,有机硅下游应用领域逐步拓宽,预计未来较长时间有机硅消费量将保持增长态势。

  公司现有有机硅单体设计产能60万吨/年,配套110胶12万吨/年、107胶12万吨/年、密封胶6万吨/年、硅油5.6万吨/年,在建8万吨/年功能性硅橡胶(其中5万吨/年光伏胶、1万吨/年液体硅橡胶已建成)、2,200吨/年有机硅微胶囊(其中一期550吨/年已建成投产)。基于掌握的先进生产的基本工艺以及宜昌园区草甘膦装置的有效协同,公司有机硅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控制能力居国内前列。

  2024年1-2月,国内DMC价格呈现先涨后跌的走势,2月末受下游需求短暂恢复影响,有机硅DMC市场行情报价上涨至1.61万元/吨。3月,因行业开工率上升以及需求端持续弱化,DMC价格持续下跌,至4月底跌至1.3万元/吨。5-6月,下游企业以刚需采购为主,截至6月底DMC价格小幅上涨至 1.35万元/吨。7月,受新增产能逐步释放及下游需求不足影响,DMC价格下跌至 1.3万元/吨。8-9月,受行业整体开工率下滑以及同行企业报价上调影响,DMC价格持续上涨至1.4万元/吨。10-11月,市场开工相对偏高,下游备货积极性不足,DMC价格下跌至1.25万元/吨。12月,下游需求小幅上行,DMC价格回升至1.3万元/吨。

  磷肥属于农作物的基础用肥之一,其中磷酸二铵对磷矿资源依赖性强,产业集中度高。国内磷酸一铵、二铵产能超过4,000万吨,约占全球产能的一半,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云贵川鄂”等磷矿资源聚集区。

  公司全资子公司宜都兴发现有磷铵产能 100万吨/年,配套湿法磷酸(折百)产能 68万吨/年、精制净化磷酸(折百)产能15万吨/年、硫酸产能200万吨/年、合成氨产能40万吨/年;公司全资子公司河南兴发拥有复合肥产能40万吨/年。

  2024年1-4月,受下游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磷酸一铵、二铵价格较上年底略有下跌,至4月底分别为3,500元/吨、3,900元/吨;自5月起,受北方夏季肥市场需求端有力支撑,叠加磷矿石、液氨及硫酸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磷酸一铵市场价格逐月上涨,6月底涨至约3,800元/吨。

  7月,受磷酸等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磷酸一铵价格出现小幅上涨至3,900元/吨。8-10月,受下游复合肥行业开工负荷下降、需求持续低迷等因素影响,磷酸一铵价格下降至3,600元/吨。11-12月,因硫磺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磷酸一铵价格小幅上涨至 3,700元/吨。5-10月磷酸二铵市场价格整体变化不大,在3,900元/吨左右;11-12月受下游冬储进展缓慢等因素影响,磷酸二铵价格下降至3,800元/吨。

  4.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1、 公司应该依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出售的收益283.96亿元,同比增长0.4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01亿元,同比增长14.33%。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