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在北京召开的非公有制企业座谈会,明白准确地提出“切实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
2月25日,我区召开的全区民营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暨营商环境全方位提升推进大会,明白准确地提出要打造“三个环境”:保障有力的政策环境,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
厚植民营经济发展沃土,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我区格外的重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政法机关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感谢平罗公安迅速破案,及时为我们挽回了损失。”3月16日,谈及公安机关帮企业追赃挽损,平罗县太沙工业园区某热能制供企业负责人很感激。
去年5月,平罗县公安局接到群众报警称有人组织一些货运司机偷梁换柱盗窃太沙工业园区某热能制供企业原煤。接报后,平罗公安立即抽调精干警力,成立“5·30”专案组,全力开展案件侦破工作。目前,该案已侦破,32名嫌疑犯全部落网。为了进一步帮企业挽损,平罗公安法制部门邀请检察院专业技术人员介入,说服嫌疑犯家属主动配合返还涉案资金,最终累计追回退赔赃款450万元。
“我们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立涉企案件实质审核机制,有效破解‘打不胜打、防不胜防’难题,全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托公检法联席会议,建立一站式轻案快办速裁平台,中心刑事速裁法庭率先在全区实体化运行,目前已从危险驾驶案件拓展至交通肇事、赌博等轻刑案件,实现案件繁简分流、快慢分道。”平罗县公安局副局长吴宝清介绍。
据了解,近年来宁夏公安机关聚焦保障企业群众合法权益,开展办案质效提升行动,实体化运行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由“分散式”办案转变为“一站式”集中办案。在中心建成运行速裁法庭,稳步推行危险驾驶等轻刑案件快办速裁机制,案均办理时长缩短30天。
2024年,自治区公安厅对标自治区重大战略和优势特色产业,聚焦企业群众期待,推出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见行见效等一系列措施,加强商贸洽谈、交流访问、投资考察、创新创业等活动人员的出入境管理服务,助力人才引进、创新发展。推行知识产权保护站、护企安商、企业警长等17项护航机制,保障优势特色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带动全区各地公安机关推出68项便民利企举措,推动72项改革事项落地落实,积极创建公正高效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全力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政务公安窗口身份证办理,“跨省通办”“一窗通办”,一批公安创新服务上线。
“过去我们企业员工办理户籍业务要本人带上证件前往户籍业务窗口,有时因为材料不齐往返好几次,现在有了一窗通办,企业员工通过网上预约、民警上门为企服务,为企业员工加急办理户籍业务,实现了‘掌上办’‘上门办’,切实解决企业及员工稳岗留工后顾之忧,真是太方便了!”近日,同心某建筑公司企业负责人说。同心县公安局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打出护企安商服务“组合拳”,将服务触角再延伸,不断简化审批流程、打通“跨省通办”一站式办理通道,持续增强群众体验感和满意度。
目前,自治区公安厅研发推出临时身份证明、亲属关系证明等电子证明,推广应用电子行驶证,在全区30个政务大厅公安专区建立综合窗口,42个派出所增设治安、交管、出入境业务一窗通办。下放大货车注册登记、中型客车注册登记至部分县级车管所办理,下放保安监管3项业务至市县公安机关办理,补换领车辆号牌、驾驶证审验等9项业务实现“极简办、即时办”,涉企类公安业务办理时限平均压减20%。(记者马忠)
银川市人民检察院组织干警在金凤万达广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记者 杨超 摄
“商业秘密是公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检察办案,不仅挽回了企业因商业机密被窃造成的经济损失,还完善了商业机密保护工作。”3月16日,贺兰县一家公司负责人说,“贺兰县人民检察院依法监督,让我们对这里的营商环境更有信心,让公司发展更有底气。”
事情起源于一起案件。贺兰县A企业向知识产权公安机关报案称,该企业陈某等6名销售人员,利用工作中掌握的企业客户资源私下接单,与销售同种类型的产品的B企业暗中联合,向其维护的固定客户销售B企业产品,从中牟取私利,致使A企业销售额减少千万元。了解情况后,贺兰县人民检察院积极提前介入,在侦查环节就引导公安机关围绕客户信息的非公知性、商业经济价值、保密措施等侦查取证,同时建议就客户信息是否属于商业机密进行检验确定,并对相关设备数据、销售数额、获利金额及A公司损失进行司法审计,从而确定违法犯罪数额。后根据证据认定,该案涉及的A企业26名客户信息属于商业机密,陈某等6人违反保密义务和企业有关保守商业机密的要求,窃取销售渠道、客户信息等核心资源非法牟利199万元,严重侵害企业权益,侵犯了商业机密。贺兰县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刑事诉讼,并同时诉请民事赔偿,帮助受害企业挽回经济损失406万元。
近年来,我区检察机关聚焦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加大对侵害企业合法权益违法犯罪的法律监督力度,2024年以来,全区检察机关起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459人,为企业追赃挽损3641万元,起诉非公有制企业内部人员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损害企业利益犯罪32人,联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注销“空壳公司”42家,联合公安部门清理涉企“挂案”31件,联合法院执行涉企财产2864余万元。同时,出台安商助企“十项措施”,与工商联建立联动护企“十项机制”,部署开展“检察官进万企”活动,在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全覆盖设立检察工作站37个,化解涉企纠纷61件,送法进企百余次,助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盐池滩羊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也是宁夏全力发展的特色产业。2024年3月,针对检察履职中发现的部分羊肉经营门店滥用“盐池滩羊”商标以及掺杂掺假、以次充好、违规添加等侵犯“盐池滩羊”地理标志知识产权、虚假宣传等问题,我区检察机关开展“盐池滩羊”品牌保护专项监督活动。银川市、吴忠市两级检察机关跨区域协作,协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两地163家“盐池滩羊”授权经营店、129家羊肉销售店铺开展实地走访,向有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15份,督促有关部门对发现涉及虚假标注原产地或品牌线家违规经营主体作出处理,全面整改有一定的问题,推动形成“盐池滩羊”品牌保护格局。
截至目前,我区检察机关已出台知识产权保护13条检察举措,持续加强宁夏葡萄酒、盐池滩羊、中宁枸杞、泾源黄牛肉等特色优势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审核检查起诉侵犯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犯罪54人。(记者杨超)
2019年,平罗县一商厦及其法定代表人因借款合同纠纷被放贷银行申请执行,因涉及商户众多、处置变现难度大,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执行程序。时隔两年,在恢复执行进入变卖程序后,承办人走访得知大部分租户由于抵押和执行情形而选择缓交租金,便决定通过“放水养鱼”的方式让被执行人公司继续管理商厦,将部分租金收益偿还执行欠款。至今,该商厦已偿还银行欠款130多万元。
“这种方式比让我们代为管理的处理效果更好,既能维护我们的胜诉权益,也能保障租户正常经营,维护社会稳定。”申请执行人某银行宁夏区分行负责人说。“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执行案件也需要智慧、理性和温度,避免‘依法’机械执行、乱执行对营商环境能够造成破坏。”3月15日,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说。
发布《服务保障民营经济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白皮书》、制定《服务保障“五八”强首府战略、助推银川高水平发展的实施建议》、出台《涉企案件缓交诉讼费用审查办法》……近年来,银川中级人民法院通过府院联动、法院能动强化制度机制建设,充分的发挥审判执行职能作用提升商事审判效能等方式多点发力,持续擦亮法治化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2023年,银川市两级法院联合当地工商业联合会共同成立7家非公有制企业商事调解服务中心,为辖区企业或消费的人提供免费商事争议调解,并采取“前端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帮助纠纷各方实现“零成本”维权。“调解服务中心大多设立在法院,便于当事人及时咨询,使调解方案更合理,提高各方接受意愿。”银川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高卫国说。
宁夏某酒业有限公司也因一起注册商标专用权纠纷感受到来自法院的温暖护航。2023年,四川某酒厂有限公司将该酒业公司告上法庭,称酒业公司生产、销售的白酒产品外观设计与其产品相似,轻易造成消费者混淆,侵犯了其注册商标。一审法院判决后酒业公司向银川中院提起上诉。二审法官将涉案产品商标的整体、部分外观特征仔细对比,发现两方的造型均不具有区别于其他酒类瓶体的显著性特征,且文字及图标内容存在很明显差异,不足以使消费的人产生误认,认定2个商标不构成近似,宁夏某酒业有限公司胜诉。
“这份判决对我们很珍贵,不仅维护了我们的利益,更有力保护了本地酒业标识。”宁夏某酒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保护知识产权对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具备极其重大意义,我们力争将重大案件打造成精品案例,引导行业发展。”高卫国介绍,该院主动服务企业,先后组织300余名法官精准对接辖区千余家企业组织入企调研,广泛收集意见建议,解决法律问题。
“今年,我们也将继续深化贴心法律服务,了解企业要什么、法院能做什么。”高卫国说。据介绍,2024年银川市两级人民法院新收涉企案件56170件,办结57396件(含旧存),两级非公有制企业商事调解服务中心无偿调解案件3747件,为企业缓交诉讼费293.14万元,为个人缓减免诉讼费56.85万元。(记者张适清)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是形势所趋,必须摒弃单打独斗的思想,树立多元化解理念,坚持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各调解领域的行业性和专业性优势,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法治保障。”3月15日,中卫市司法局负责人李斌说。在中卫市司法局的工作规划中,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优化营商环境、维护社会稳定贯穿始终。
去年,中卫工业园区管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功调解了一起涉及24人的劳动争议案件。该案中,宁夏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因,拖欠了24名员工3个月的工资共计43万余元。调解委员会接案后,考虑到案件的群体性特征,立即上报有关部门,并与公安机关联合开展“警司联调”。最终,双方达成协议,公司承诺于今年3月20日前付清全部拖欠工资,并申请了仲裁确认。
“司法行政部门将助企纾困作为工作重点,精准服务企业未来的发展,特别是在工业、建筑、房地产等涉企纠纷多发领域,实施一揽子化解群体性、类型化纠纷的措施。”自治区司法厅相关负责的人介绍,我区针对非公有制企业纠纷调解工作,专门出台了系列措施,在大型企业和事业单位、工业园区、商会广泛设立调解组织。“目前,全区市级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已实现全覆盖,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保持在97%以上。”该负责人说。
“欠贷,是涉企领域纠纷的难点和重点之一。”石嘴山市司法局副局长曹帅权说。近日,平罗县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功化解一起涉及6家企业、涉案金额高达1.4亿余元的金融借款纠纷。由于涉案金额巨大、担保物较多等情况,诉前调委会待相关证据梳理完毕后,及时与双方当事人进行面对面沟通。通过调解员耐心细致的调解,最终在极短的时间内让该起纠纷画上句号,非常大地节省了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成本。
永宁县司法局局长张昊介绍,针对辖区果蔬批发商业市场服务群体庞大、辐射面广、法律服务需求日渐增长的情况,该局专门在辖区的四季鲜批发商业市场成立新业态公共法律服务站,为市场内的企业和商户、新业态从业者等群体提供直接便民的法律服务。
“我们遇到的纠纷就是在法律服务站里解决的。”永宁县望远镇某工程机械租赁部负责人说,去年该租赁部与宁夏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发生债务纠纷,原因是建设公司欠机械租赁部租赁费、违约金共计24万余元,租赁部负责人多次讨要均遭拒绝,无奈下求助法律服务工作站。此后,在调解员及律师的多方劝说及释法明理下,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由建设公司先行支付所欠某工程机械租赁部的租赁费16万元,今年5月1日前全部付清剩余款项。
在我区,一些成功经验在实践中纷纷涌现:石嘴山市建立“塞上枫桥”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成功化解工业遗产保护的涉企廊道拆除之争;固原市优化升级“塞上枫桥”基层法治工作机制,聚焦经济金融等重点领域,设立自然资源等专业行业人民调解组织15个,确保调处矛盾纠纷“一盘棋推进”。
“目前,全区各级司法机关已经与人民法院、公安机关、总工会、工商联等部门,建立起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多方参与的涉企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机制,逐步推动了全区营商环境的优化和社会稳定的维护。”自治区司法厅相关负责人说。(记者马忠)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新闻热线传真 合作洽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