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传来一则不幸的消息,华为监事会副主席、运营商BG总裁、企业BG总裁丁耘突发疾病去世,享年53岁(1969-2022)。
10月7日晚间,华为发讣告表示,“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通知,丁耘因突发疾病,于2022年10月7日凌晨不幸去世,享年53岁(1969 ~2022)。”丁耘1996年加入华为,已在华为工作了26年之久。
华友会会长俞渭华在朋友圈发了《纪念丁耘》的悼念文字,称丁耘是在28公里长跑之后突发心脏病导致猝死。丁耘日常热衷于马拉松等长跑运动,“休息时间几乎都用在跑步上了”。
丁耘是69年出生的,现在才53岁,作为大佬级人物,妥妥的壮年早逝。丁耘硕士毕业于东南大学,96年,27岁的时候,加入处于发射状态的华为,然后跟着华为一起腾飞。
丁耘在华为也受到了重用,2022年1月,已经是运营商BG总裁的丁耘最近一次公开露面是在2022年9月20日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丁耘发表了“深入场景创造价值,为行业找技术”的主题演讲。
同年9月,丁耘被评选为“2022年电信行业最具影响力50人”。丁耘此前曾任华为常务董事,在今年4月,转任监事会副主席。在一些华为员工的眼中,丁耘是一位非常务实低调的高管。
监事会里面,丁耘地位仅次于郭平,具体业务方面,丁耘掌管企业BG和运营商BG,这都是华为的超级现金奶牛业务,妥妥的实权大佬。
消息说丁耘跑了28公里之后出事的,马拉松全程也就42.195公里,差不多跑了四分之三个马拉松,大佬应该是经常锻炼的,这种充分竞争的行业,能爬到职场阶梯顶端的超级大佬,智力、心力、体力,缺一不可。
丁耘离开之际,也正是华为攻坚克难的紧要关头,不免令人深感痛惜。近年来,已经有多位企业界知名人士因高强度运动诱发疾病离开了我们。丁耘的意外去世也再次提醒人们,珍爱生命,运动也应该适量。
而在前几日,湖北武昌工学院也有一位大一新生突然死亡,该生19岁,系2022级学生,入学才3天,在篮球场打篮球突然晕倒,送医后死亡。医院诊断为呼吸心跳骤停。
2016年,广东某大学发生一起猝死事件。该学校大一男生小阳,在学校运动会上,跑完800米后,身体不适,瘫坐在地上,尽管被紧急送医,依然在急诊室内死亡。
「运动猝死」的新闻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冒出来,明明平时看起来身体挺健康的人,怎么只是运动一下,就能造成如此严重后果?
虽然名字叫“运动性猝死”,但它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因为运动,而是因运动诱发了其他疾病的发生因此导致猝死。
一般来说,运动性猝死真正的原因有两个——“心源性猝死”和“脑源性猝死”,其中又以“心源性猝死”居多。
本身就患有潜在性的心脏疾病或者是自身心脏结构异常、紊乱的人,在运动后,这些潜在的心脏疾病就会发作,出现致死性的心律失常,因此导致心源性猝死。
最常见的就是肥厚型心肌病,其次是心脏冠状动脉畸形、心肌炎、左心室的肥厚等心源性疾病。
患有脑血管畸形、动脉瘤、脑梗及高血压等疾病的人,在运动后,生命中枢,也就是调节心血管运动、呼吸、吞咽、呕吐等重要生理活动的反射中枢,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从而出现脑源性猝死。
由此可见,运动性猝死的“幕后黑手”另有其因,而这些疾病在早期,并不会有特别的症状,尤其是在年轻人和运动员。
只有当运动后心脏负荷增加到某些特定的程度,病变部位才会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但这样一个时间段,大多数悲剧已发生了。
我国学者分析了广东地区2007~2021年与运动相关的374例猝死事件,发现运动相关猝死发生后,仅有23人(6%)及时得到现场救助,2例使用了体外除颤设备(AED)。
调查显示,篮球(34.5%)、跑步(19.5%)和羽毛球(12%)导致的相关猝死人数位列前三名。
这几项运动相对于其他运动强度较大,如果运动者平时没有规律运动,未按照循序渐进的要求做科学运动,突然运动就有几率会成为恶性事件的诱因。
心脏的每次跳动都会推动全身血液流动,运动强度越大,心脏对运动刺激的反应越明显,心率就越快。
一般人在安静状态下,正常心率范围是60~100次/分钟。但由于运动项目、强度、时间、人体耐受程度不同,每个人的运动心率有显著差异,因此专家们划定了一条运动时最大心率的“警戒线”:
一般成年人最大心率(次/分)=220-年龄(岁),如果超过则有几率发生心血管异常。
热身阶段的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0%~60%,相当于小强度运动,适合做些简单的活动热身,以慢跑和散步为主,持续10~20分钟左右,心率从最大心率的55%逐渐增加到60%,以刺激心肺,让身体意识到运动已开始。
有氧运动+适当无氧运动,以整体感觉舒适为宜,心率从最大心率的60%~65%逐渐增加到70%~80%,相当于中等强度运动。
如果进行高强度运动,心率可达到最大心率的80%以上,但这种心率的维持的时间不应超过10分钟,尤其是有基础病人群,一旦达到最大心率水平,应适当降低运动强度,即放慢速度、降低节奏。
有的人会发现,自己的运动强度不大,但心率升得很高。这是因为运动前后不太注意热身和放松,有氧能力又较弱导致的。此时可先做热身运动,将整体心率稳定在100~140次/分钟,再推进运动进程。
不要立马停止运动,要慢慢降低运动强度,可采用慢走5~15分钟的方式进行。
此时,由于心率是从较高水平下降,身体从运动状态恢复到安静状态需要消耗大量氧气,所以运动结束后心率需要一段时间恢复到安静水平。
一个人心肺耐力越好,运动结束后心率下降速度越快,反之下降速度越慢。如果训练维持的时间长、训练强度大,身体在疲劳状态下,心率下降速度就会比较慢,恢复安静心率水平的时间也就变长了。
为实时了解心率情况,运动时不妨佩戴常见的心率监测设备,如运动手表、运动手环等,以把握运动强度;也可通过自我感觉衡量运动强度。
及时补充能量:建议每跑5公里喝100~150毫升水。夏天饮用水要保持在8~12度,冬天保证水温在30~40度。
感冒、发烧不运动:感冒发烧使机体免疫能力变弱,运动会进一步加速免疫力下降,病毒易入侵,如果入侵心肌,会形成病毒性心肌炎。
1:胸部压迫感+运动后加重胸部有压迫感,就是胸闷。它会在运动后(包括快走、上楼梯)以及情绪激动后加重。
胸闷,大部分代表心脏供血不足——给心脏提供血液的冠状动脉出问题了。严重胸闷,则是冠心病的征兆。但若是运动后胸闷缓解了,就不需要过多的担心,因为冠心病的胸闷一定不会在运动后减轻。但为了确认和保证万无一失,依旧是建议跑步时出现胸闷要尽快看医生,别认为休息一下就能好。
2:心悸、心慌心悸、心慌,在激动、劳累时发作——这是心律失常的常见症状。平常人劳累也有心悸心慌感,但不会十分难受。
跑步时,人处于应激状态,突然的心跳紊乱可造成猝死,这是心律失常猝死的原因。
3:胸痛、剧烈头痛突然剧烈胸痛或胸部憋闷,原因不明的胸背疼、肩颈胳膊疼,有疼痛转移的现象,胃部灼痛,反复短时间牙疼。这很可能是心肌梗死的前兆。而出现剧烈头痛,则可能是脑出血。
但其实,比如心脏性猝死,你可完全通过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饮食上的习惯等等来预防。你能够尽可能的防止不健康饮食,保持膳食均衡,合理作息。
还有很多人可能也不知道,一旦猝死者心脏骤停,黄金救援时间在4分钟以内。这样一个时间段要赶紧联系医生,可能还来得及。
而如果之前,就有气短胸痛等身体不适的症状,赶紧去医院检查看看,防患未然,才是正理。
猝死虽然发生得突然,但如果能及时进行正确的急救,还能“逆天改命”,挽救一条人命。所以我们平时要学会急救法,关键时刻能救命。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猝死的定义:“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
近年来,心脏骤停、心梗、心脏性猝死越来越年轻化,猝死是突然的,难以预料的,不过只要找到关键因素,我们还是能降低风险的。
发现有人突然倒地或意识丧失,在判断现场环境安全的前提下,请务必争分夺秒快速识别(争取在5~10秒钟内完成)患者状况。因为一个人突然倒地不能言语,其实就是用他的身体语言在发出呼救:“我不行了,快来救我吧!”。
天气越来越冷了,大家跑步时一定得多注意,不要忘了:不能不锻炼,锻炼也一定要控制强度,跑步的终点是安全回家!
无论多么热爱跑步,都要牢记一点:跑步是为了健康而跑,永远别忘了初心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