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航空实现2024年航空安全年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服务成果

首都航空实现2024年航空安全年

2025-03-19 服务成果

  根据首都航空相关负责的人介绍,2024年全年首都航空运营航线条,其中国际以及地区航线个。全年运输国内外旅客约1420万人次,同比增长超5%;完成执行航班量9.6万班,同比增长近4%。2024年公司实现安全飞行26.6万小时,累计安全飞行超270万小时。

  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也是首都航空始终坚守的底线日加入辽宁方大集团以来,首都航空始终秉持对旅客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安全管理怎么严都不为过”,将安全理念贯穿于每一个运营环节,以“宁听骂声,不听哭声”的安全态度以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担当扎实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推进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持续加重加厚安全管理,确保航空安全运作绝对安全,为旅客出行筑牢坚实可靠的安全防线。

  坚持党建引领安全,强化安全主体责任落实。首都航空党委重视党建工作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深入抓好“三个敬畏”教育,夯实“三基”工作,制订安全整改提升方案;每周召开例会剖析安全工作,层层压实主体责任;坚持“安全风险隐患零容忍”,聚焦核心风险管控,持续做好隐患排查整治,确保“上天必须安全,隐患留在地面”。

  公司严格落实新《安全生产法》,以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部门法定安全职责落实为关键,推动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完善全员安全责任体系“三张清单”;严格执行民航安全责任倒查机制,不断压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领导责任、岗位责任和监管责任。

  压实安全监管责任,制定安全监督效能评价机制。公司领导干部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每月参与班组学习、安全检查等活动,查找和消除安全风险隐患。今年已发现并解决一线项,持续推动安全隐患清零工作。

  厚植安全责任文化,压实安全管理责任。深入排查内外交叉业务责任“真空”,重点对内外代理业务、内部委托业务、整合业务以及业务过渡变更等进行重点梳理,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公司梳理排查外委协议内容,安全责任条款清晰、明确。

  公司制定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人员晋升方案及配套文件,落实安全管理人员技术等级评聘和对套工作。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人员培养模式,明确安全管理人员资质等级评判标准、能力要求和管理流程,定期开展评聘工作,建立“能上能下、能者上庸者下”的评聘机制。

  推动民航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构建三级风险管理层级。全年评估梳理共计80余项危险源,制定200余项管控措施,各级质量机构持续对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做监督验证。

  2024年公司对飞机故障、大面积延误、空防安全、舆情应对等方面展开多次应急演练。运控体系AOC各席位对SOP难点组织进行“每周一练”,演练科目包含但不限于境外飞机故障处置、风沙应对、冬季运行等。全年开展10次公司级专项演练、22次“每周一练”和27次部门级演练,累计发现并整改52项问题。

  据悉,公司持续加大安全投入力度,持续开展特业人员技术等级评定。公司特业薪酬体系全年共对1080多人次特业人员进行技术等级评定,增加人力成本980余万元。通过慢慢地增加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完善落实安全运营长期激励政策,全年发放飞行、机务人员安全奖约1087.68万元,发放安全退休基金172.50多万元。

  公司为不断的提高公司员工对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识和建设能力,提升公司整体安全文化氛围,全年累计开展SMS体系建设、法定自查、安全监察、应急管理等公司安全培训18次。公司倡导积极安全文化,全员安全吹哨,实施“STOP”机制,通过设立安全“吹哨人”制度,鼓励员工通过手机、移动APP、电脑等多种渠道上报工作中的发现的安全风险隐患和人员作风问题,从被动安全向主动安全转变的不断深化。

  展望2025年,首都航空将从始至终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以全面加强安全管控体系建设为引领,着力强化责任落实、规章执行、风险管控等方面建设,继续以更高的标准,更严格的要求,不断加重加厚安全管理,确保航空运行安全,为民航高水平发展谱写首航新篇章。(首都航空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