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授信审批:注重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是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必要环节!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服务成果

银行授信审批:注重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是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必要环节!

2024-12-04 服务成果

  推荐课题学习: 11月-西安:2024年监管新规解读及应对暨商业银行案件风险排查、人员行为管理及操作风险管理实务解析专题研修班

  11月长沙:新规下的金融机构信贷业务贷后管理与风险控制实务解析专题研修班

  授信风险是商业银行必须应对的主要风险,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反弹给其经营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加强商业银行授信风险防范的研究和探索已成为迫在眉睫的课题。

  授信风险是商业银行必须应对的主要风险,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反弹给其经营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加强商业银行授信风险防范的研究和探索已成为迫在眉睫的课题。

  鉴此,笔者对商业银行授信风险防范进行了思考整理,以对商业银行防范授信风险有一定的作用。

  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对信贷运行风险实行全过程控制的管理模式。它将信贷经营过程分解为若干个重要环节,科学设定各环节的管理内容、管理标准和管理要求,涵盖信贷运行的整一个流程,包括贷前、贷中和贷后的各个环节。

  一是倡导“诚信、合规、稳健”的核心价值观,逐步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风险文化。

  二是建立审慎合规的经营理念,增强各级授信人员的合规意识,使合规成为职业操守和自律行为,杜绝因主观意识偏差而造成的授信风险。

  三是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建立标准化的操作的过程。进一步营造“有章可循、有章必循”的内控环境,同时,慢慢地增加内控制度的执行力,从授信业务操作的所有的环节来防范授信风险。

  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上的水准的具体体现,更是对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和作业标准的综合检验和提升。后金融危机时代经营环境不确定性增加,信贷业务环节多、链条长且各节点蕴含风险,操作部位风险易导致事实风险,这些都凸显了其重要性3。

  信贷竞争力是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体现在优质资产业务营销效率,也反映在信贷风险把握和控制中。在我国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关键时期,企业经营环境复杂多变、风险控制形势严峻,金融同业竞争加剧,通过实施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可在严控风险前提下提高信事效率,实现运作效率提升和操作风险管控3。

  把风险管理贯穿于信贷业务的每个岗位、人员、环节和步骤,形成环环相扣、相互制约的管理链条3。

  体现风险的全过程监管和全方位控制,每个环节都有具体量化标准,信贷操作细节受严密制度约束,颠覆了粗放型信贷经营行为3。

  高度关注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产业和行业发展、同业竞争策略调整以及公司制作经营动态,及时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持贷款生命周期与经济周期、企业关键生命周期的匹配,实现信贷合理投放3。

  对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进行量化评估,为信贷决策提供参考。信贷风险评估的方法有定性法和定量法,常用工具有信用评分模型、财务分析模型等。比如通过一系列分析企业财务报表、信用历史等数据评估其还款能力和违约可能性1。

  审查企业的财务情况、经营情况、信用历史等信息,以评估其信贷风险。如审查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现金流状况、盈利水平还有是不是有逾期未还贷款等不良信用记录等。

  根据企业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合理设定信贷额度,以降低风险。确保企业的借款额度与其经营规模、盈利水平等相匹配,避免过度授信。

  定期对信贷风险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持续监控风险,确保风险在可控范围内,如定期查看企业经营数据是否有异常变化等1。

  对提供的担保物进行评估、监管,以保障信贷资金的安全。确保担保物价值稳定、产权清晰,在企业违约时能够有效处置担保物来弥补信贷损失1。

  构建新、细、精、实、铁的制度体系,明确各环节操作规范和风险管理要求,确保信贷流程有章可循。

  运用位子、帽子、票子、面子等激励方式,鼓励员工积极参与风险管理,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采取准入、限制性条款、熔断机制/停牌复牌等行政措施,对信贷业务进行宏观调控和风险防范。

  营造经营、合规、底线、尽职的文化氛围,使员工自觉遵守风险管理规定,从思想层面强化风险管理意识2。

  制定、学习、运用、监督信贷风险管理模板,为信贷业务提供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风险评估框架,提高管理的一致性和规范性2。

  实现证书职业化、内容实用化、方式多元化、成果落地化的培训,提高信贷风险管理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监督与评价。

  一是加强授信管理,严格管控授信风险。以监管部门序时性检查、会计事务所会计年报审计、内部审计和职能部门业务检查等所察觉缺陷的整改落实为抓手,以点带面,剖析问题的成因和源头,并严格问责,促进商业银行不断提高授信业务管理水平和各级人员的尽职意识。

  二是通过严格落实“三查”制度,把好授信准入关,加强授信后管理,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授信风险,有效遏制不良贷款上升的势头。

  三是逐步建立标准化、科学化的操作的过程,做到流程与制度和产品配套,实现“一项业务、一套制度、一套流程”。四是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员工确立敬业爱岗的职业规范,牢记职业操守,慢慢地加强员工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从根本上防范授信风险。

  2023年全年监管总局出台6部规章、18项规范性文件, 2024年案防新规、操作风险新规等已实施或即将实施,2024年监管工作会议指出,坚决落实强监管严监管要求,全面强化“五大监管”,严把准入关口、严密风险监测、严肃早期干预纠正。紧盯“关键事”“关键人”“关键行为”,严格执法、敢于亮剑,做到一贯到底、一严到底、一查到底。

  中高层风险管理人员、内控合规管理人员、法律事务管理人员、信贷审批人员、消保工作负责人、条线及专岗人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