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3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服务项目 > 合同审核服务

2025-03-03

  • 服务内容

  江门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大会提出,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衔接港澳、接轨国际的营商环境。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致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今年江门两会期间,营商环境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词之一。他们建议,要始终格外的重视持续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把良好的营商环境打造成江门的一张“闪亮名片”。

  “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畅通中小微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平台,千方百计为企业纾困解难;推出‘签约即拿地’‘拿地即开工’等一系列优化企业服务的措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大金融支持,拿出‘真金白银’助力企业未来的发展,这些充足表现了本届党委、政府支持和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壮大的决心。”市人大代表,鹤山市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朱仲灼表示,有关部门要齐心协力,为江门建设良好营商环境出力献策。

  “在营商环境建设这方面,近年来江门一直在进步。希望能把良好的营商环境打造成江门的一张‘闪亮名片’。”市人大代表、开平市马冈镇南洋五金制品厂主管侯悦富表示,江门可以向先进地区学习,设立专门的经济发展有关部门针对企业组织“一对一”服务,推广惠企政策,帮企业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另外,政府部门应该要做到‘无事不扰、有事必到’,这对公司制作效率也有很大的帮助。”

  市人大代表、市工商联副主席、广东千色花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达昌表示,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强化融资支持措施,如鼓励银行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为公司可以提供了方向。“希望政府能够逐步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协调,为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小微公司可以提供更多的低息贷款和专项扶持资金,让我们解决资金瓶颈;进一步细化政策,通过产业链招商、集群化发展等方式,帮助小微企业融入大企业的供应链,实现协同发展。”

  市人大代表、新会技师学院副院长林洁瑜则建议政府要关注本地职业教育的发展,强化人才支持和客户服务,逐步优化营商环境。“职业院校人才教育培训应聚焦产业需求培养适用人才,将学校的‘围墙’拆除,让职业教育在‘做中培’,融入经济建设中,同时在各工业园区建立‘园区技校’,政校企融合发力,为园区企业员工提供各种技能水平和管理能力培训,有效提升员工素质。”

  优化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江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连续三年获省考核优秀、知识产权行政保护考核全国排名第35、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等成绩,市人大代表,台山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台山市公证处主任黄江云倍感振奋,展望未来,他也有诸多期待。

  黄江云认为,江门可以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联合市场监管、法院、仲裁委等部门成立“知识产权协同保护联盟”,明确公证在行政执法、司法审判中的角色。他建议,可以在司法领域探索“公证+调解”模式,通过公证证据前置化解纠纷。同时,深化“公证+仲裁”衔接,推动公证机构与仲裁机构合作,探索知识产权纠纷的“公证存证+仲裁裁决”联动机制。

  市政协常委,广东广能律师事务所主任黎繁松表示,随着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的正式通车,江门“大桥经济”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随着人员、信息、资金、数据及其他各类要素流动频繁,各项机制、规则要进一步融合优化,营商环境需要一直在优化,服务水平需要更加提升,“应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创造力和活力。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稳定市场预期、增强企业信心。逐步推动跨境联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提升投融资的便利化,增强江门区域的集聚功能。”

  黎繁松表示,江门有很好的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既有地方立法权,又有“侨”“桥”双资源,区位优势独特,通过推进与大湾区其他城市规则及机制的融通,能为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建议大力培育建设新兴经济的专业服务人才队伍。随着海洋经济、低空经济及其他新兴起的产业的蓬勃发展,对诸如知识产权代理、法律服务财税、人力资源、投融资等服务机构的专业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更高,江门可以出台扶持政策,提升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助力新兴经济快速、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