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内审人对“风险管理”的4种常见误解!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经典案例 > 答疑

内部控制——内审人对“风险管理”的4种常见误解!

2025-03-16 答疑

  很多人认知中:风险与收益、风险与机遇是成比例的,想要有多大收益就要冒多大风险!

  这种观点不能说错,但在明白它的匹配情形:把它用在投资决策上,用在人生选择上,用在机会主义市场中,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但是,把它用到企业管理,用到内控体系和风险体系的建设中,这种观点就偏离的太远了!

  内控的本质是让各类资源有序地向企业目标前进,内控风险实际上的意思就是阻碍目标实现的障碍!

  就比如:合规性问题,不合规是风险,合规时它既不是机遇也不是收益,而是既定的目标,既定的常轨操作!

  所以,作为内审,绝对不能把风险与收益给并列起来,否则,你就不知道该怎么评价风险了!

  风险管理在企业运营时,并没有普遍到人人都熟悉的地步,甚至很多人不知道风险管理是啥玩意儿!

  一提到风险,就觉得要么是财务管,要么审计管,要么是公司指定的某些业务或职能部门才存在风险。

  很多人把“风险管理”并入到“自身能力”之中了,比如说“某位员工专业能力不行,在岗期间经常出事儿!”

  事实上,并不是他们的专业能力不行,而是风险意识和风险能力比较差,在面对新事物、新变化时无法应对!

  风险管理,事实上已经融入到每个职场人的身上,只不过没有单独拎出来说而已!

  提倡风险管理,目的是为了把那些正常专业能力管不到的“意外”给识别出来,给控制住。

  很多大企业都会进行风险评估,一年一次,进行风险选项勾取,进行风控打分,进行风险汇报。

  事实也是如此,基层单位或成员所能接触到的“风险管理”,大多也只有一年一度的表单填制,而且大多数人是在稀里糊涂中把这些单据和报表给报上去的,无论报的是什么玩意儿,接下来仍旧按原来的路走。

  组织高层呢,则拿着下边汇报上来的风险清单做决策,但那些风险评估,要么驴头不对马嘴,要么在掩饰问题以防自评过差影响自己业绩。

  官僚作风都会存在,确实有不少企业为了官僚而官僚,本质不是为提升效率和改进治理,而是为了手中能多拿一条“管理长鞭”,是为了给自己人多一个位置!

  不仅基层员工有这种认知,很多高管也是这种认知,认为“风险管理”只是老板打压不听话之人的一种手段!

  更甚者,很多风控部门(如投资部、放贷部、财务部)也不认为“风险管理有用”,而是认为“自己的判断和管理更重要!”

  实际上,风险管理不是增加管理程序或控制手段,相反,它能识别出一些过度控制,过度管理的风险,从而提升整体效率!

  风险管理不只是一些单据、不只是一些风险会议,不只是一道道控制程序,更不只是单单的风控意识,它就像一个有机体,它会一直在变化、不断学习、不断适应,并慢慢成长完善的生命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上海正大量上市!携带诺如病毒?“家里一老一小病倒”…上海疾控紧急提醒:仍在高发期

  王楚钦登顶重庆冠军赛,4-1完胜林诗栋,43万奖金+1000点世排积分

  当宝宝睡醒发现妈妈不在时,宝宝不语只是一味的哭泣,网友:好像是在说你去哪里,睡醒你就不见了

  姥姥说孩子是双眼皮,并且努力让小宝睁大眼向女儿证明,网友:太可爱啦,好像大耳朵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