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公司迈向规范发展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经典案例 > 答疑

消费金融公司迈向规范发展

2025-01-12 答疑

  近日,新修订的《消费金融公司监管评级办法》(以下简称《评级办法》)发布。2021年,原中国银保监会发布《消费金融公司监管评级办法(试行)》,旨在健全消费金融公司风险监管制度体系,强化分类监管,推动消费金融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本次修订相较于3年前在评级要素、监管评级级次设置、分类监管原则与措施等方面作出了调整,并进行了明确。

  《评级办法》的发布对消费金融公司带来哪些影响?针对新修订的《评级办法》,未来消费金融公司将怎么样开展工作?

  《金融时报》记者发现,在评级要素方面,《评级办法》增加了“合作机构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两个评级要素,使评级要素增加到7个,使评级维度更加全面合理。

  “消费金融公司与外部机构合作较多,将合作机构管理作为评级要素,有助于引导消费金融公司加强对合作机构的管理。此外,将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评级要素,有助于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从监管评级级次来看,本次修订将监管评级结果从优到劣划分为1至5级和S级,其中,2级和3级细分为A、B两个档次,评级结果数值越大表明风险程度越高。新增加S级,即对处于重组、被接管、实施市场退出等的消费金融公司,经认定后可直接列为S级。同时,监管评级结果将作为消费金融公司业务分级分类监管的审慎性条件。

  业内专家觉得,《评级办法》的修订发布实施,有利于完善消费金融公司风险监督管理体系,提升分类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消费金融公司强化风险防控,发挥特色优势,促进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这就要求消费金融公司围绕7个评级要素,加强公司治理、资本管理、风险管理、合作机构管理、专业服务的品质、消费者权益保护、信息科技管理,避免被列为S级,实现行业规范、健康发展。”某消费金融公司相关负责人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在目前宏观政策加码提振消费的背景下,消费金融公司作为专营消费信贷的金融机构,正在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对不同评级的消费金融公司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有助于奖优罚劣,体现了差异化监管原则和方向。”在董希淼看来,下一步,应加快支持评级较好的消费金融公司扩大资本补充来源,增强资本实力和服务能力。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新修订的《评级办法》从7个评级维度进行规范,既有利于明晰监管思路,也符合目前持牌公司的发展实际,为消费金融公司今后合规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有利于消费金融公司逐渐完备内控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评级办法》将评级结果与配置监管资源、采取监管措施等挂钩,向市场释放了明确预期,有助于激励消费金融公司努力提升监管评级得分,从而获取更优质的配套资源,也有助于消费金融公司树立良好的市场声誉。”苏筱芮表示。

  在业内人士看来,《评级办法》实施后,行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加速行业洗牌,实现“良币驱逐劣币”,推动消费金融行业规范化、高质量发展。

  消费金融公司未来准备怎么做?“公司目前打造了基于大数据的风控识别系统,包括获客、反欺诈、贷前风险审查、贷后管理四大核心内容,有效使用户得到满足需求。”海尔消费金融相关负责人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未来将发挥自身优势,根据《评级办法》持续优化和完善业务流程和风险管理体系,一方面慢慢地增加自营能力,为用户更好的提供专业、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加强合作商户的准入和管理;另一方面加强科学技术研发投入,助力业务精细化运营,确保业务合规发展。

  此外,也有消费金融公司表示,未来将在公司治理、合作机构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积极行动,着眼于不一样的客户开展金融创新,提供形式多样、灵活高效、更方便快捷的消费信贷产品及服务,在满足消费需求的情况下,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业内人士表示,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是2025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消费金融公司作为专营消费信贷的金融机构,在全力发展消费金融、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等方面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未来,消费金融公司应加强公司治理,专注主责主业,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在消费金融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